导语:“8月吃一瓜,中药不用抓”,立秋后常吃这瓜,鲜嫩营养,排毒润肺又通便
天还没大亮透呢,我妈就骑着她的“小电驴”突突到了我家楼下。门一开,她老人家提溜着两个翠生生、胖乎乎的大瓠瓜,带着清晨露水的凉气,直接塞我怀里:“喏,菜园子里刚摘的,水灵着呢!你看着折腾吧,我地里还有活儿!” 说完风风火火又走了,留我一个人抱着俩沉甸甸的瓜站在门口发懵——得,亲妈这“任务”派得,真是赶鸭子上架啊!
这瓠瓜啊,在我老家农村的房前屋后,真是再常见不过的“老面孔”了。谁家菜园子边上不随意搭个架子,让它们藤蔓蜿蜒地往上爬?绿油油的叶子底下,藏着一个个或长或圆的“胖娃娃”。但说来也怪,好多人瞅见了,除了“切片炒炒”,似乎就没了别的念头。在我家最常吃的做法就是包饺子,特别鲜美,没吃过的一定试试。
展开剩余78%把瓠瓜削皮,对半切开,拿擦丝器“嚓嚓嚓”几下,嫩瓠瓜瞬间变身成一大堆水灵灵的细丝。可别小看这一步! 关键来了——得给这水汪汪的瓜丝“瘦身”!撒上两小勺盐,用手轻轻抓揉几下,然后就放在纱布里,使劲儿、再使劲儿地挤!看着那清亮的瓜汁“哗啦啦”地流进碗里,我心里那叫一个痛快。挤得越干,等会儿的饺子馅才不会水塌塌的坏了好口感。挤完水的瓠瓜丝变得蔫蔫软软,体积也小了一大圈,这时再用刀稍微剁几刀,让它们更细碎些,备用。
我选的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,自己动手剁碎(用绞肉机也行,但我总觉得手剁的更有“灵魂”,肉粒感足)。把肉馅放进一个大盆里,开始施展“调味魔法”:切得碎碎的姜末(去腥提鲜就靠它)、同样细碎的葱花(增香小能手)、一圈提味的料酒、两勺生抽、一勺蚝油,适量盐。重点来了! 朝着同一个方向,筷子搅动起来,要一直搅到肉馅变得黏黏糊糊、上劲儿,感觉筷子在里面搅动都费劲才行。
看着肉馅颜色变得诱人,各种调料的味道也充分融合了,我就把刚才“瘦身成功”的瓠瓜碎一股脑倒进去。再淋上适量食用油,最后充分搅拌均匀。这馅儿一拌匀,那股子混合着瓜果清甜和肉香的独特气味就飘出来了,清新得不得了!
馅料调好,那香味儿已经勾得在屋里写作业的儿子像只小馋猫似的,鼻子一抽一抽地溜达到厨房门口了:“妈妈,好香啊!中午吃饺子吗?” 这小机灵鬼!
包饺子可是我们家的“集体活动”。面团是早揉好醒着的,光滑又筋道。我负责擀皮儿,那擀面杖在我手里转得飞快,一张张中间厚、边缘薄的圆皮儿就像雪片似的飞出来。老公和儿子呢?这爷俩自告奋勇负责包。甭管包出来的饺子是挺着将军肚的“元宝”,还是捏着细密褶子的“月牙”,甚至偶尔有那么一两个露馅儿的“伤员”,都无所谓!一家人说说笑笑,手上忙活着,那面团和馅料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气氛里,变成了盖帘上整整齐齐(或者说,充满家庭特色)的饺子兵阵。
锅里的水早就咕嘟咕嘟翻滚着了。白白胖胖的饺子“扑通扑通”跳下去,勺子背轻轻推两下防止粘锅。等它们一个个又精神抖擞地浮上水面,肚子变得鼓鼓囊囊,再点上一两次凉水,看它们再次欢腾地浮起,就知道——熟了!
迫不及待地捞起一个,吹两口就忍不住咬下去。嚯!这一口! 烫是烫了点,但那股子鲜甜劲儿直冲味蕾,吃起来鲜甜多汁,香而不腻。那清甜的汁水混合着肉香,在嘴里弥漫开来,感觉整个夏天的清爽都被包进了这小小的饺子里!老公一口一个,吃得头也不抬,含糊地嘟囔:“嗯!这个馅儿… 真行!比纯肉的还鲜亮!” 儿子更是吃得小嘴油光光的,碗里的醋都顾不上蘸了,直接清吃,一边吃一边嚷嚷:“妈妈,明天还要包这个瓜瓜饺子!”
看着爷俩吃得这么香,我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。谁能想到,老妈大清早“硬塞”过来的两个大瓠瓜,最后竟成了餐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,这其貌不扬的瓜,藏着这样清鲜的好滋味。它不需要复杂的烹饪技巧,只需要一点耐心地挤干水分,再和肉馅真诚相拥,就能在沸腾的热水中,绽放出最动人的夏日清甜。
所以啊,朋友们,下次在菜场或者谁家小菜园里看到这青翠水灵的瓠瓜,千万别只会炒着吃了! 赶紧拎两个回家,试试这个瓠瓜馅饺子吧。相信我,那口咬下去的鲜甜清爽,绝对是这个八月最不能错过的家常美味!
发布于:山东省专业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