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改写:
公元649年,唐朝的高宗李治继位后,日本朝廷决定派遣两位美丽的公主作为贡品,向这位年轻皇帝表达敬意。李治见到这两位公主,欣喜若狂,认为她们实在是极为美艳,心中大为欢喜,决定当晚召她们侍寝。然而,第二天早晨,他醒来时,竟然发现床榻上躺着两个面色苍白、面容扭曲的女人,仿佛两个阴森的女鬼。她们的面庞毫无生气,眉毛被剃得干干净净,嘴唇涂成血红色,牙齿看起来黑乎乎的,让人毛骨悚然。李治吓得几乎要心跳停止,赶紧命令宫中侍卫将这两位“女鬼”关入铁笼中。
然而,这两位女子并不甘心被当作妖鬼,她们奋力呼喊:“陛下,我们不是鬼!”她们说的日本话令在场的宫人完全听不懂。宫中的太监与宫女们纷纷围上前,将她们迅速囚禁。李治还未完全恢复过来,传来一个消息——日本的使者高向玄理急忙前来。原来,这些女子到底是如何从美人变成了鬼怪?让他心中的疑惑更添几分。
唐朝的盛世起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,在李世民的领导下,大唐政治稳固、经济繁荣,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帝国之一。唐朝的影响力甚至远至海外,各国纷纷向大唐学习,不仅是军事和政治上的经验,连文化与科技也受到了广泛的崇敬。日本便是其中的一个国家,频频派遣使节来中土学习,增进与大唐的关系。高向玄理正是这批使者中的一位杰出人物。
展开剩余74%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三年去世,继位的李治成为唐高宗。此时,位于东海的日本迎来了孝德天皇,他打算派遣使节前来朝贺,并赠送皇帝一份礼物。孝德天皇深知,金银珠宝这些珍贵物品虽有价值,但不足以表现出足够的诚意。于是,他向高向玄理请教,最终决定送出一份别致的礼物——美丽的女子。
经过深思熟虑,高向玄理认为,送美女是最能体现诚意的选择。一方面,美貌的女子能够立刻吸引李治的注意,二方面,李治年仅二十六岁,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,年轻皇帝对美人自然情有独钟。而且,如果她们能为李治生下子嗣,且若是孩子具备日本血统,那么将来无论对日本还是唐朝都有潜在的利益。
而且在那个时代,美女作为礼物早已成为一种时尚,尤其是宫廷中的高贵女子,她们被视作珍贵的贡品,象征着男性的权贵与荣耀。最终,孝德天皇决定派出自己最美丽的两个女儿,精心装扮后送往唐朝,作为对高宗皇帝的敬意。
李治接收到这份来自日本的盛情礼物,心中自然是欢喜不已。两位公主的容貌令他惊艳不已:她们皮肤如凝脂般白皙,唇如红霞,齿如珍珠,身姿曼妙,姿态优雅,眼波流转,气质脱俗,宛如天人之姿。李治见到她们,立刻命令安排她们进入寝宫侍寝。
高向玄理见事情进展顺利,便与高宗商讨有关技术引进的事宜,并得到了高宗的积极回应。完成使命后,他心情愉快地返回住处,准备好好休息。谁知,第二天清晨,未等他用早餐,宫中的侍卫急匆匆带来消息:“大人,不好了!两位公主被关进了笼子里,皇帝要发动对日本的战争!”
高向玄理心里一紧,眼看事情急转直下,不禁疑惑起来:两位公主难道在侍寝时得罪了李治?毕竟,李治为人英俊潇洒,对美人的钟爱是出了名的。若她们心甘情愿,怎么可能无法取悦他?
急忙赶赴皇宫,途中,他被告知最初李治欲处置自己,甚至准备处决他。高向玄理并未惊慌失措,他知道中国礼仪至上,不会因小事做出极端决定,遂请求能明了事情真相。宫中的太监向他解释了事发的经过。
原来,前一晚,公主们与李治亲昵过后,第二天早上,她们的容貌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变化。她们将眉毛剃掉,脸上涂满了厚重的白色粉末,嘴唇红艳如血,牙齿也染成了黑色,看起来犹如鬼怪一般。李治见此情景,顿时大惊失色,以为遭遇了鬼怪之物,于是命令将她们囚禁起来。
得知真相后,高向玄理顿时松了口气。这一切原来只是文化差异导致的误会。他耐心向高宗解释,在日本,女性尤其是新婚女性,第二天早晨会以这种方式打扮,这种妆容被称为“美人妆”。此妆容在日本文化中象征着洁净与尊贵,旨在突出女性白皙的皮肤,同时表明她们已经嫁人,不希望受到其他男人的侵犯。而且,使用这种昂贵的妆品只有贵族女性才有资格,公主们自然也不例外。
高宗听后,恍若豁然开朗,明白这是一次完全的误解。为了表达对两位公主的尊重,李治命令将她们从笼子中释放出来,虽然她们继续留在皇宫内,但由于此次事件的阴影,两位公主从此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皇帝。她们的遭遇无疑令人唏嘘,但根源就在于高向玄理及日本使团对中日文化差异的忽视,误将自己的文化习惯强加给中国,导致了这一场闹剧。
高向玄理虽然曾在隋朝时学习多年,但即便如此,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仍然不够深入,这一错误足以证明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专业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